(王錦峰副總經理在2018年國際核科學、技術和工程大會上的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非常榮幸作為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出席2018年國際核科學、技術和工程大會上,同各位分享“核能: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
第一部分:國際核科學發展趨勢
21世紀以來,核科學技術作為一門前沿學科,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核能作為一種安全、高效、成熟的低碳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核科學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它不僅屬于高科技領域,同時也是國家核心利益和實力的具體標志之一,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核電領域,核電領先國家圍繞核電安全性、經濟性、可持續性,開展了大量的核技術研發活動,各國繼續加強先進裂變反應堆如快堆和氣冷堆研究,研發中小型反應堆和利用核電廠開展非電力應用,
隨著國際熱核實驗堆建造工作的進行,許多國家也發起了新的研發活動,為聚變能商業化做準備;在核燃料循環領域,離心濃縮、激光濃縮取得新進展,耐事故燃料元件、金屬燃料、干法后處理和高放廢物地質處理等技術研發活動十分活躍;
在核技術應用領域,同位素生產和應用、核醫學、加速器、核探測、輻射加工、核安保、核環保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核科技大國高度重視基礎領域的發展,依托國家級的綜合研究機構,在核物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加速器技術等理論和實驗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核安全與核應急、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技術不斷完善和提高。
核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人類基礎科研的進步、提高醫療、工業、農業發展水平,為解決能源和氣候問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堅持和平利用核能,推動核科學技術研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第二部分:中核集團核工業布局和定位
中核集團作為經國務院批準組建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和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中核集團有“五個最”;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核能企業、是中國唯一擁有最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企業,也是中國最早承建核電站、最早實現海外核電出口、并出口最多核設施的中國企業。經過60余年的發展壯大,中核集團各個方面達到行業一流水平,業務范圍已涵蓋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可再生能源、設備供應、科技研發、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
中核集團有一流的技術,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技術指標和安全指標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通過了IAEA通用安全審查(GRSR) 并已經成功出口;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反應堆ACP100成為世界首個通過IAEA通用安全審查的小堆技術。
中核集團有一流的人才,擁有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16人,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人數50%左右,建立了國內專業門類最齊全、課程設置最完善的核專業高級人才教育基地。
中核集團有一流的質量,大型核級設備質量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運行過程中未出現過任何質量問題。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核電機組均得到巴基斯坦國家元首及原子能委員會的高度認可。中核集團2017年有四項成果獲“質量奧林匹克”國際金獎,一項成果獲得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
中核集團有一流的安全,已實現核電安全運行140堆年,未發生過一級及以上核安全事件。中核集團共有六臺核電機組(秦山1期,秦山2期的1/2/3號機組,福清1號機組和臺山2號機組)在2017年WANO綜合指數評比中獲得100分,世界排名第一。
中核集團有一流的工程管理,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核電機組(C1-C4)均實現提前完工,C2機組比原計劃提前111天完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目前各建設節點均按期或提前完成,有望打破世界上“首堆必拖”的魔咒。
在核科學技術研發領域,中核集團建立了完整、專業的聯合核技術創新框架,整合了23個有實力的核技術研究機構和先進的實驗工作設施,為推動中國核工業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核電領域面,中核集團擁有30多年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制造、項目建設和運營經驗,旗下在運核電機組達22臺(含快堆1臺),在運裝機容量達1913萬千瓦,在建機組5臺,裝機容量467萬千瓦。
在核技術應用領域,中核集團已培育出同位素及其制品、輻照加工產品和服務、射線應用儀器設備等優勢領域,產品范圍涵蓋工業、農業、醫療、安保、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效益。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核集團建立了新能源產業開發建設的專業化平臺,專門從事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布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目前,中核集團在新能源板塊累計實現新能源裝機規模122萬千瓦,儲備風光電開發資源超過400萬千瓦。在核電建設領域,中核集團承建了中國大陸全部在役核電站的核島工程,并利用建設核電工程嚴格的質保體系和技術實力,在工業和民用工程建設領域取得重要成績。
回顧6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核工業也曾面臨處于核電早期發展階段所需解決的困難,但經過多年的科技研發、項目建設與產業發展,逐步積累經驗并克服困難,中國已躋身世界核電強國之列。在這個過程中,中核集團作為核工業主力軍,也逐漸成長為一家綜合性的高科技、能源與工程企業。
第三部分:中核集團國際合作展望
作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完整核工業產業鏈的企業之一,中核集團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持續發力,努力融入國際市場。截止目前,中核集團已經成功出口7臺核電機組、7座核研究堆、1臺次臨界裝置。對阿根廷、沙特阿拉伯、蘇丹等國的合作也進入到實質性階段,此外,中核集團還向幾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核能領域的人力資源培訓。
在馬來西亞,中核集團積極拓展核能人力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目前,中核集團已經與馬來西亞工藝大學成功舉辦3期來華企業實習活動,并聯合清華大學開展了2期留學生培養項目,受到了學員的一致好評。此外,中核集團發揮自身在工程建設方面的優勢,在馬來西亞完成40多個工業或民用工程類項目。
第四部分:和平、安全利用核能,共建美好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類社會,既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各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責任。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相繼建立,給中國和亞洲各國的產能合作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展望未來,中核集團愿繼續與世界各國分享成功經驗,實現共同發展。我們愿通過國際合作,使核能和核電技術為全人類的生態文明建設、對抗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中核集團,感謝各位嘉賓對中核集團的關注與支持。希望通過此次大會,增進與各位的相互了解與溝通,加強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同時,也歡迎各位嘉賓到中國、中核集團參觀交流。
祝愿各位嘉賓健康幸福。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